为什么能够传唱的新歌这么少?



  湖南卫视《歌手》节目是业界普遍认可的音乐节目标杆,《歌手2019》马上就要落下帷幕。回首近3个月的节目,歌手演唱的曲目大多是老歌。其实不单这档节目,各类音乐节目选用的大多都是老歌。

  

  新歌缺席的现象在儿歌方面表现尤为明显,除了《别看我只是一只羊》《大王叫我来巡山》等少数作品为近年创作,“00后”“10后”的孩子们唱的歌,大部分是“80后”小时候就唱过的,即便其中听起来比较“新”的作品,如动画片《西游记》片尾曲《一个师傅仨徒弟》等,其实也已经是20年前的歌了。

  

  必须承认,像《青藏高原》《弯弯的月亮》这样的经典老歌拥有很高的艺术水准,凝聚着中国音乐人彼时的思考、创意和探索,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音乐形象,今天听起来仍不过时。《茉莉花》《小河淌水》等民歌更是既扎根于中国深厚的音乐传统,又颇具地域特色,带着来自山河大地、泥土花树的芳香,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,都属上乘佳作。一代代歌手学习、演唱这些经典的作品,既是艺术上的致敬和传承,也是业务上的学习和训练,颇有意义。对于观众尤其是年长的观众来说,这些经典歌曲不仅耳熟能详,而且已经与其人生经历、生命轨迹相交织,很容易共情,他们也乐于时常听到回荡在记忆里的旋律。

  

  站在音乐节目制播方的角度,多选择观众熟悉和喜爱的经典老歌,显然有着市场、收视率方面的考虑。套用一句梨园行的术语,这些歌曲属于“歌保人”“歌保节目”的作品,经典版本珠玉在前,稍加处理,即可登台,与推出观众不熟悉的作品相比,唱老歌各方面成本更低,且更有把握“抓住”观众手中的遥控器。

  

  当年,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从委婉柔情向“西北风”的转变,正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从流露个体情感到张扬个性、激扬生命力的转变同步;后来,“中国风”歌曲的走红,也与社会对继承、弘扬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息息相关。音乐从来就不是静态的、一成不变的,而是与时俱进的、流淌在时间之中的。

  

 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,发乎创作者、演绎者内心,正所谓“情动于中而发于言,言之不足,故咏歌之”。同时,音乐也发挥着记录和彰显时代气质、精神的作用。很显然,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,新生事物不断涌现,新的故事不断发生。与此相呼应,创作新歌是一种内在的、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要求。优秀的音乐家、音乐人应当和人民同心同向、与时代同频共振。把新的生活写进新的音乐,应当是他们的责任。老歌固然有老歌的优势和魅力,但是,经典老歌不能取代时代新声。

  

  其实,热爱音乐、热爱创作者代不乏人,他们也始终在音乐的殿堂中奉献着智慧和汗水。至于作品传唱度不高,存在客观原因。唱片行业式微,一大批新歌“组团战斗”、强势抢占新闻头条的时代过去了。与此同时,在文化、文艺繁荣发展的背景下,不仅各艺术门类都创作出大量作品,而且还涌现出新的艺术样式,一首歌曲想在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,被观众记住、传唱,的确有一定难度。

  

  除此之外,或许也有创作者自身观念的问题。笔者发现,那些传唱度高的经典老歌,无论旋律还是歌词,往往都非常接地气,是时代生活的真切记录,是普遍情感的朴素表达。而当今许多创作者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格外专业、渊博、前卫、高明的创作者,已经把创作的阵地和源泉从土地上、人群中,挪到了资料室、象牙塔,玩概念、炫技的成分多过讲述故事、表达感情。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理想的音乐技术训练,能够实现创作者的自我满足,但要打动观众恐怕就比较困难。还有一小部分从业者的自我期许,已经从创作者转变成了搬运工,找一些现成的素材,用极为简易的手段七拼八凑成一首“作品”,甚至涉嫌抄袭。许多所谓网络神曲、“口水歌”听起来似曾相识而且彼此相像,就有这个原因。这样的“作品”质量不达标,自然不可能流传下来。

  

  此外,缺少展示平台也是新歌曲难得一见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推动原创、推出新人的活动、节目并不是没有,而是还不够多。如前所述,各类节目、晚会等主要倾向于依靠老歌打情怀牌、规避收视风险,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新作品的展示空间。在呼吁创作者扎根生活、潜心创作的同时,也要倡议各媒体平台调整思路、放下包袱,对新人新作多一点宽容和支持,多措并举,让优美动听、能够传唱的新歌多起来。


标签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