荧屏需要温暖的现实主义
著名编剧王丽萍的原创现实题材情感大剧《国民大生活》29日收官。该剧除了收视率取得较好成绩外,有两点值得关注:一是很多观众评论,“在剧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”;二是该剧多数观众在19至27岁之间,这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观众群。可以说,“王丽萍式爱情”吸引了“90后”甚至是“95后”观众。
《国民大生活》受到关注,和该剧“温暖的现实主义”追求有很大关系。北京小伙王舒望和上海姑娘陆露在繁华都市中执著追求理想与爱情,并不是新鲜的设置,王丽萍之前的《双城生活》也是如此。该剧好就好在不仅极富青春、热血、靓丽的气息,更超脱了传统单一的情爱描述,将镜头聚焦到更为深邃的精神层面,为观众刻画了格局更为宽广的梦想大舞台。这已经不是家庭伦理剧的范畴,将其称为现实主义剧作更为合适。
现实题材创作如果过于虚假和悬浮,久而久之会被观众淘汰。对于现实题材剧作而言,如何将生活的真实恰当地表述为艺术的真实?《国民大生活》给出的答案是既要表达生活的真实,也有温暖向上的力量。生活不该被现实的一地鸡毛捆绑束缚,而应该像王舒望、陆露那样坚持本心追求真爱与梦想,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与美好。剧中传递出的这分对滚烫生活的执著热爱,深深感染了观众。
温暖的现实主义,是金牌编剧们的自觉追求。金牌编剧高满堂的《温州一家人》《温州两家人》,不刷颜值、不消费明星与网络话题,依然有高收视率和好口碑,原因就是这部现实题材剧不靠狗血的剧情和矛盾冲突吸引眼球,剧中的细节就是现实中人们的生活,现实的遭遇让人嗟叹,温暖的情感让人热泪盈眶。
金牌编剧张继的《乡村爱情》能够拍到第十部,靠的也是温暖的现实主义。业内称张继的写作风格是温情主义,就是他的作品虽然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,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,却能传递出生活的温情。照我看,这种温情色彩是来源于农村现实的,即使《乡村爱情》系列里有些情节很套路,但剧中的每个细节却真实得让你会心一笑。在农村生活了整整50年的张继,知道他身边的乡亲很少有传奇色彩,可每个人都特点鲜明,脚踏实地,《乡村爱情》系列里的主人公不是“像咱们村里的人”,而是“就是咱们村里的人”。
这样温暖的现实主义,也体现在近期的大银幕上。即将上映的电影《相爱相亲》围绕着一个普通家庭展开,一家三代的三位女人因同一件事交会到一起,牵扯出三段不同时代的爱情,又因此引出一系列与爱相关的温暖和感动。一直以来以文艺调著称的导演张艾嘉,这次选取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现实题材,并将电影拍出别样韵味,实属难得。正如姚晨观影后称赞,“张艾嘉导演这样细腻而敏锐,拍出了生活的沉重与轻盈、残忍与温情。”这样温暖的现实主义,可以有。
标签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