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视市场正在回暖
2019年,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突破630亿元几成定局,其中破40亿元的3部,破20亿元的6部,除了一部美国大片,其他均为国产片。这一年,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国庆档,多部主流国产影片集体崛起,成就了“史上最强国庆档”。电视剧方面,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有创新和突破,出现了《老酒馆》《破冰行动》《都挺好》等优秀剧集。这一切,都为当下的“影视寒冬论”提供了反证。
去年以来,因为热钱减少、艺人降薪等原因,一些从业者和媒体有意无意地炒作“影视寒冬来了”。其实所谓的“影视寒冬”,不过是对过去数年行业泡沫的正常挤压。影视行业的“遇冷”,恰恰肇始于过去数年的“极端过热”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确实是一个热钱涌动、行业疯狂的时间段:影视公司豪赌大IP,动辄投资上亿;视频网站以流量为王,纷纷竞价争抢;流量明星片酬天价,赶场到只能“轧戏抠图”……最常见的制作模式是一位“顶级流量明星”,搭配数位老演员当配角,演一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古装剧。题材以玄幻、穿越、武侠、古装偶像等居多,剧名则非常大,通常包含“凤凰”“天下”“乾坤”“苍穹”等字眼儿……
当影视艺术成为资本游戏,当从业者都以逐利为第一目的,那么剧本的扎实程度、作品的艺术水准必然会大打折扣,观众一旦不买账,相关作品自然难以继续收割流量和票房,行业重新洗牌也就成为必然。
行业调整期,大IP糊了,流量艺人不灵了,人设崩塌了,曾经纷至沓来的热钱,也潮水般离场了。与此同时,好作品和好演员也会逐渐浮出水面。我们发现,从去年到今年,真正扎实做好内容的公司,真正磨炼演技、好好拍戏的演员,不但活着,而且活得很好。曾以《琅琊榜》《欢乐颂》引起关注的正午阳光收缩了艺人经纪业务,心无旁骛地攻主业,近两年推出了《大江大河》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《都挺好》等爆款剧,据行业人士透露,“每一部剧都不愁卖”。
也有媒体统计了2020年待播的97部剧集的相关数据,发现其中有两部以上待播剧的演员,大部分最近三到五年里都曾出演过高质量的热播剧,且80%都毕业于中戏、北电、上戏三大专业院校,而非“唱而优则演”“人气高则演”的流量艺人。
在我看来,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,作品不配位,方致寒冬。夸大其词的“影视寒冬论”,如果说有积极意义的话,那应是激发行业和观众的沉思,让抠图、文替无地自容,让演技、口碑回归本位,让每个人的劳动所得对得起其艺术贡献。
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升级,影视等文娱产业的动态调整必将成为常态。对行业的参与者来说,与其抱残守缺,空生焦虑,怨天尤人,不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己的事情:
一是坚持不懈抓队伍。文艺行业的竞争,最终看的是谁能出精品,而出精品的依托则是人。梳理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影视作品,大家会发现“基本都是那几个团队做的”。因此,在大众对五毛特效、面瘫式演技零容忍的情况下,能够在未来培养或绑定数个在执行导演、表演、灯光、特效、配乐、造型、摄像等方面具备高水平的团队或个人就至关重要。
二是下大力气抓剧本。“剧本剧本,一剧之本”,剧本能否吸引人,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情趣,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前景。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剧本,就“前后改了66个版本”。过去那种“简单买个网文,再动辄注水到80多集”的创作观,显然已经行不通。
三是本着良心抓制作。近年来“整容式演技”“精良服化道”“每一帧可以当屏保”,成为影视剧的重要宣传点。然而,实际执行中这些内容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非常大,比如当特效的投入非常大时,制作者往往难以保持匠心,所以作品往往名不副实。今后要想赢得观众,靠糊弄和忽悠不行,作品质量必须得过硬。
过去很多表演艺术家经常说“戏比天大”。我想这句话不只适用于演员,同样适用于影视行业的其他从业者。把戏当“天”,把观众当“地”,作品有依托,制作有追求,方能上天入地,顶天立地,早日迎来的行业的春天。
标签为: